狂人日记读后感200字(狂人日记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)

在小说的“小序”中,叙事者即把“狂人”定位于一个有过精神病史的人,并用类乎元叙事的方式称从其日记里面摘录一些内容,根据逻辑撮合成篇。这一文本虽然是日记的断片连缀,但事实上这个“狂人”首先带有鲁迅早期思想的印记,他在《摩罗诗力说》中讲到雪莱时说“诗人之心,乃早萌反抗之朕兆;后作说部,以所得值飨其友八,负狂人之名而去”。觉醒的狂人或许可以视作鲁迅曾经的理想,但已不是此时鲁迅理想中的战士。

此时的狂人首先是一个被启蒙者而非启蒙者,而小说第一句话,就终结了“将令”。“今天晚上,很好的月光。我不见他,已是三十多年;今天见了,精神分外爽快。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,全是发昏……”这其实就是钱玄同们所设想的“启蒙”,即有一间铁屋子,他们去唤醒了少数人,然后等待着他们继续唤醒更多人。狂人就是所谓“既然起来”的“几个人”之一。启蒙者的启蒙行动迅速终结以后,小说实际上写的是“启蒙以后怎么样”。按照同时代不少知识分子看来,这样散播启蒙思想后,便能蔚然成风。然而,这种观念是“他之可有”的“将令”,是鲁迅不得不写的,但鲁迅“确信”的仍是“我之必无的证明”。

作为被启蒙者或觉醒者,“他之可有”的启蒙首先要有正面的效果,于是小说两次出现狂人说“凡事须得研究”。他的“研究”成果,也即《狂人日记》和“狂人”形象最直接的意义是批判了“吃人”的历史:“我翻开历史一查,这历史没有年代,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‘仁义道德’几个字。我横竖睡不着,仔细看了半夜,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,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‘吃人’。”这一段是小说中最有名的,也是引用率最高的话。“吃人”既是“狂人”作为一个觉醒者的重要发现,也彰显了启蒙的成果,因此《狂人日记》被认为是批判中国的“吃人”传统自然也顺理成章。

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是,在小说中狂人对于“吃人”的批判实则有两个层面,即现象层面和象征层面。从古到今包括“易子而食”“食肉寝皮”等等,这些史书上的“事实”是现象层面;但鲁迅笔下的狂人要批判的并不仅是这个现象,而是“隐喻”层面的“吃人”,因此他用了若干节的篇幅层层写出狂人逐渐发现“吃人”本质的过程。从有人吃人的现象到人人“吃人”的本质,狂人揭露和批判“吃人”的过程以及将周围各色人等均视作“吃人者”,实则是形构出一个“象征域”,而“对主体来说象征域是具有构成力的……正是这个真理使虚构小说的存在域成为可能。”在这个象征域中,鲁迅笔下的狂人所揭露的“吃人”并不止于修辞学上的隐喻意义,而是在虚构中以想象的力量参与揭示“现实域”的问题。我们可以看出学医的鲁迅,在弗洛伊德理论盛行时,塑造具有精神症候的人物和世界关系时,是早于拉康若干年,便揭示出现实域、想象域和象征域在人精神世界与无意识结构中的关系,只不过是借由叙事性文本艺术化地呈现。狂人“发现”的是中国历史上负面的文化在精神上对人的戕害,他面对的是已经成为文字的历史书籍,同时也通过象征打开了一个精神性的镜像空间。作为觉醒者,狂人以其主体意识游走于其间,凭借自我意识形成所伴生的侵凌性相助而暴露历史的黑暗。

............试读结束............

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

如来写作网gw.rulaixiezuo.com(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)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awenyou.com/10654.html